最佳回答:
一、含義
強夯地基是用起重機械(起重機或起重機配三腳架、龍門架)將大噸位(一般8-30t)夯錘起吊到6-30m高度后,自由落下,給地基土以強大的沖擊能量的夯擊,使土中出現沖擊波和很大的沖擊應力,迫使土層空隙壓縮,土體局部液化,在夯擊點周圍產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氣體逸出,使土料重新排列,經時效壓密達到固結,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降低其壓縮性的一種有效的地基加固方法,使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層來承受上部載荷。
強夯地基工藝與重錘夯實地基類同,但錘重與落距要遠大于重錘夯實地基。

2、 強夯的單位夯擊能量,應根據地基土類別、結構類型荷載大小和要求處理的深度等綜合考慮,并通過現場試夯確定。在一般情況下,對于粗顆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細顆粒土可取1500~4000KN·m/m2。
3、 夯點的夯擊次數,應按現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次數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A.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當單擊夯擊能量較大時不 大于100mm。
B. 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
C. 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起錘困難。
4、 夯擊遍數應根據地基土的性質確定,一般情況下,可采用2~3遍,最后再以低能量夯擊一遍。對于滲透性弱的細粒土,必要時夯擊遍數可適當增加。
5、 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間隔時間取決于土中超靜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時間。當缺少實測資料時,可根據地基土的滲透性確定,對于滲透性較差的黏性土地基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3~4周;對于滲透性好的地基土可連續夯擊。
6、 夯擊點位置可根據建筑結構類型,采用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可取5~9m,以后各遍夯擊點間距可與第一遍相同,也可適當減小。對于處理深度較大或單擊夯擊能較大的工程,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宜適當增大。
7、 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設計處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8、 根據初步確定的強夯參數,提出強夯試驗方案,進行現場試夯。應根據不同土質條件待試夯結束一置數周后,對試夯場地進行測試,并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驗強夯效果,確定工程采用的各項強夯參數。
二、強夯地基施工注意要點
1.施工前應進行試夯,選定夯錘重量、底面直徑和落距,以便確定最后下沉量及相應的最少夯實遍數和總下沉量等施工參數。試夯的密實度和夯實深度必須到達設計要求。
2.基坑的夯實范圍應大于基礎底面。開挖時,基坑每邊比設計寬度加寬不宜小于0.3米,以便于夯實工作的進行,基坑邊坡適度放緩。夯實前,基坑底面應高出設計標高,預留土層的厚度可為試夯時的總下沉量加50至100毫米。夯實完畢,將基坑表面拍實至設計標高。
3.做好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和記錄工作,包括檢查夯錘重和落距,對夯點放線進行復查,檢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每夯的夯沉量等,對各項施工參數、施工過程實施情況做好詳細記錄,作為質量控制的依據。
強夯工程4000KN.M的夯擊量,可選擇以下定額套取(本定額是按照: 1099 3000KN.M以內強夯機械考慮,機械不同時不予抽換,可根據施工圖紙說明確定夯擊遍數確定定額子目),具體見下:
1-3-10-1 強夯一般軟土(夯擊二遍)
1-3-10-2 強夯一般軟土(增加一遍)
1-3-10-3 強夯高壓縮性軟土(夯擊二遍)
1-3-10-4 強夯高壓縮性軟土(增加一遍)
1-3-10-5 強夯淤泥質軟土(夯擊二遍)
1-3-10-6 強夯淤泥質軟土(增加一遍)
1-3-10-7 強夯片石墩
其他答案1:
您好,我看到您的問題很久沒有人來回答,但是問題過期無人回答會被扣分的并且你的懸賞分也會被沒收!所以我給你提幾條建議: 一,你可以選擇在正確的分類下去提問,這樣知道你問題答案的人才會多一些,回答的人也會多些。 二,您可以到與您問題相關專業網站論壇里去看看,那里聚集了許多專業人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的。 三,你可以向你的網上好友問友打聽,他們會更加真誠熱心為你尋找答案的,甚至可以到相關網站直接搜索. 四,網上很多專業論壇以及知識平臺,上面也有很多資料,我遇到專業性的問題總是上論壇求解決辦法的。 五,將你的問題問的細一些,清楚一些!讓人更加容易看懂明白是什么意思! 謝謝采納我的建議! !!
求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