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格及說明 | |
---|---|
設備品牌:帝龍 | 設備型號:1050610 |
訂購價格:電話/面議 | 交貨日期:3~30/工作日 |
加工定制:是 | 涂裝速度:10 |
裝機容量:10000 | 產品單價:10000.00 |
用途:五金烤漆生產線 | |
產品標簽:低價設備 | |
咨詢熱線:13715339029 | 售后服務:13715339029 |
技術咨詢:13715339029 | ![]() |
深圳市帝龍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深圳市帝龍科技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2001年9月。憑著良好的信用、優良的服務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我廠擁有眾多的研發和制作人員以及全套先進的制作設備。公司自成立以誠信、實力、優質的產品質量和快捷的售后服務,贏得眾多客戶的良好口碑。在深圳就已經和富士康、華為、康佳,步步高,譽銘,等知名企業有過合作關系。公司秉承“顧客至上,銳意進取”的經營理念,堅持“客戶第一”的原則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 歡迎各客戶參觀、指導、洽談業務。
專業制造:
1)輸送設備:長條工作臺流水線、獨立工作臺流水線,平面流水線、上下坡流水線、鋁型材流水線、重型流水線、不銹鋼流水線。
2)烘烤設備:不銹鋼網隧道烘箱(五金工件)、防靜電PVC皮帶隧道烘箱(塑膠工件)、柜式烘箱、鐵氟龍網隧道烘箱、高低溫烘箱、UV固化爐、柴油熱風循環烘箱、瓦斯熱風循環烘箱。
3)噴漆設備:水簾噴漆柜、水簾水洗噴漆柜、手動噴漆柜、自動噴漆柜、大型噴漆柜。
4)噴漆整套設備:手動、自動靜電除塵柜、噴油房、UV固化爐、烘烤爐、無塵隔房、鮮風供風柜、廢氣處理、整套設備電氣柜(人機界面、電腦控制)。
5)無塵凈化設備:萬級、十萬級無塵車間、鮮風供風柜,環保工業涼風機。
6)涂裝設備:懸掛吊空手動噴粉烘干線、懸掛吊空自動噴粉烘干線、懸掛吊空手動噴漆烘干線、懸掛吊空自動噴漆烘干線、前處理、整套設備電氣柜(人機界面、電腦控制)。
7)裝配設備:無動力滾筒線、動力滾筒線、來福輪工裝板裝配線、全自動氣缸裝配線。
8)插件線設備:手動插件線、全自動插件線。
9)工作臺設備:木板貼膠皮裝配工作臺、鐵板噴漆工作臺、不銹鋼工作臺。
10)除塵設備:手動、自動靜電除塵柜、打磨柜,廢氣處理.
最佳回答:
在不涉及相關稅費的情況下,本期出售該設備影響當期損益的金額,即記入營業外收支的金額:30-(35-12)-2=5
借:固定資產清理 23
累計折舊 12
貸:固定資產 35
借:銀行存款 3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
借:固定資產清理 2
貸:銀行存款 2
借:營業外收入 5
貸:固定資產清理 5
其他答案1:
30-(35-12-2)=9萬
最佳回答:
財務會計 (企業會計的一個分支)
財務會計指通過對企業已經完成的資金運動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以為外部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投資人、債權人和政府有關部門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等經濟信息為主要目標而進行的經濟管理活動。財務會計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序,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并積極參與經營管理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于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其他答案1:
-
經營租出設備一臺,每期收租金4500元。
借:銀行存款 45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4500
2.按105元的價格發行面值為100元的公司債券10000張。
借:應付債券 105*10000=1050000
貸:應付債券(利息調整)50000
應付債券(債券面值)100*10000=1000000
3.本月實現利潤99000元,其中已計入營業外支出的罰款為1000元,所得稅率為25%,作出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99000+1000)*25%=25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25000
4.接受捐贈設備一臺,該設備入賬價值(原值)34000元,已提折舊4000元。
借:固定資產 34000
貸:累計折舊 4000
營業外收入—接受捐贈利得 30000
5.計算職工工資共30000元,其中生產工人工資20000元,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000元,廠部管理人員工資7000元。
借:生產成本 20000
制造費用 3000
管理費用 7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30000
6.處置一項固定資產,原始價值200000元,已提折舊150000元,變價收入100000元,清理費用5000元,作出有關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0
累計折舊 150000
貸:固定資產 200000
借:銀行存款 1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借:固定資產清理 100000-50000-5000=45000
貸:營業外收入–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 45000
7.將五年前購入專利權的所有權進行轉讓,原價200000元,法定年限10年,轉讓收入為80000元,不考慮相關稅費,作出相關分錄
借:銀行存款 80000
累計攤銷 200000/10*5=100000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利得20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權 200000
8.企業盤虧甲材料500斤,單價60元,原因待查。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甲材料 500*60=30000
貸:原材料–甲材料 30000
9.企業出租包裝物50個,每個租金10元,押金20元,租金和押金全部以銀行存款收清。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50*10=500
其他應付款–押金 20
10.向銀行借入三個月期的借款50000元。
借:銀行存款 50000
貸:短期借款 50000
11.購入勞動工具一批,總價5000元,貨款尚欠。
借:周轉材料 5000
貸:應付賬款
12.小張預借差旅費1000元,幾天后回廠報銷1200元,補付200元。
借:管理費用 1200
貸:其他應收款–小張 1000
庫存現金 200
13.購入原材料一批,不含稅售價200000元,增值稅稅率17%,款項已結清。
借:原材料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00000*17%=34000
貸:銀行存款 234000
14.銷售A產品一批,售價100000元,售出產品應交增值稅稅率為17%,收支票一張,金額80000元,其余尚欠。
借:應收賬款 37000
銀行存款 8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
15. 本期應計提壞賬損失70000元,調整前“壞賬準備”科目余額為0。
借:資產減值損失 70000
貸:壞賬準備 70000
最佳回答:
方法:
(1)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折余價值×年折舊率。
(2)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3)月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月折舊率
(4)固定資產期初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5)最后兩年,每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凈殘值)/2
第一年:500000*(2/5)=200000
第二年:(500000-200000)*(2/5)=120000
第三年:(500000-200000-120000)*(2/5)=72000
第四、五年:(500000-200000-120000-72000-5000)/2=51500
最后:累計折舊=200000+120000+72000+51500+51500=495000
殘值=5000
其他答案1:
這題其實挺簡單
其他答案2:
建議你去三豐智匯看看
最佳回答:
每年折舊=(50000-4000)/5=9200
每年現金凈流量=5000+9200=14200
凈現值=14200×(P/A,12%,5)+4000×(P/F,12%,5)=14200×3.6048+4000×0.5674-50000=3457.76 元
最佳回答:
我用比較直白的語言跟你說好了。一提到固定資產,就會有賬面余額和賬面價值兩個東西,初學會計的人老容易混淆,這兩個東西完全不一樣。
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說的是固定資產的初始入賬價值,這個值一直到固定資產報廢和處置時都會不變的,比如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固定資產的買價是1000元,初始時要做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而這1000就是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
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指固定資產賬面余額減去該項固定資產累計計提的折舊額再減去該項固定資產已經計提的減值準備后的余值。
計提減值準備時,要將計提減值準備前的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相比較,如果可收回金額大于或等于賬面價值,則不用計提減值;反之,若可收回金額小于賬面價值,則要計提減值準備。
計提的減值數=固定資產計提減值前的賬面價值-可收回金額
所以題目中該項固定資產應計提減值182-120=62(萬元)
所以2008年12月31日的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就應該是182-62=120
你明白了嗎?
最佳回答:
預計凈殘值率=預計凈殘值÷原值×100%
預計凈殘值=原值×預計凈殘值率=160000×4%=6400(元)
【平均年限法(直線法)】
年折舊額=(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年折舊額=(160000-6400)÷5=30720(元)
【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折舊基數×逐年遞減的折舊率
=(原值-預計凈殘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第一年年折舊額=(160000-6400)×5/(1+2+3+4+5)=51200(元)
第二年年折舊額=(160000-6400)×4/(1+2+3+4+5)=40960(元)
第三年年折舊額=(160000-6400)×3/(1+2+3+4+5)=30720(元)
第四年年折舊額=(160000-6400)×2/(1+2+3+4+5)=20480(元)
第五年年折舊額=(160000-6400)×1/(1+2+3+4+5)=10240(元)
【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年折舊率×每年年初固定資產折余價值 折余:折舊以后的余額
第一年年折舊額=2/5×160000=64000(元)
第二年年折舊額=2/5×(160000-64000)=38400(元)
第三年年折舊額=2/5×(160000-64000-38400)=23040(元)
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前兩年內(即:倒數兩年),將固定資產賬面折余價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剩余價值在兩年間平均攤銷
第四年、第五年年折舊額=1/2×[160000-6400-(64000+38400+23040)]
=14080(元)
最佳回答:
答案:A. 1.02%
預計凈殘值率=5000/200000=0.025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1-0.025)/8*100%=12.18%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12.18%/12=1.02%
其他答案1:
凈殘值率應該是4000/200000
其他答案2:
答案是A
aerin0530回答的很正確!
最佳回答:
1、直線法年折舊率=(1-5%)/5=0.19
各年的應計折舊額=50000*0.19=950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9500,貸:累計折舊9500
2、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5=0.4
第一年折舊額=50000*0.4=20000
第二年折舊額=(50000-20000)*0.4=12000
第三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0.4=7200
第四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五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20000,貸:累計折舊20000
擴展資料:
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外資企業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率一般為10%。此項數據系統會根據選定的固定資產類別, 按類別中預定的預計凈殘值率計算。 凈值是指固定資產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值。
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其所處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以及其他環境有可能與最初預計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可能導致原來預計凈殘值不能準確反映其實際情況,提供不真實的會計信息。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進行復核。如果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的預期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相應調整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并按照會計估計變更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預計凈殘值
其他答案1:
1、直線法年折舊率=(1-5%)/5=0.19
各年的應計折舊額=50000*0.19=950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9500,貸:累計折舊9500
2、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5=0.4
第一年折舊額=50000*0.4=20000
第二年折舊額=(50000-20000)*0.4=12000
第三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0.4=7200
第四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五年折舊額=(50000-20000-12000-7200-2500)/2=4150
第一年折舊額的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20000,貸:累計折舊20000
其他答案2:
直線法:
每年計提折舊=50000*(1-5%)/5=9500;
會計分錄:借:制造費用-累計折舊 9500 貸:累計折舊 9500
雙倍余額遞減法:
第一年折舊:50000*2/5=20000
第二年折舊:(50000-20000)*2/5=12000
第三年折舊:(50000-20000-12000)*2/5=7200
第四年、第五年折舊:(50000-20000-12000-7200-50000*5%)/2=4150
第一年折舊分錄:借:制造費用-累計折舊 20000 貸:累計折舊 20000